未分類

第27屆臺北文學獎今日舉行頒獎典禮 投稿者從10歲到92歲、跨越海內外 見證華文創作的多元與深度

第27屆臺北文學獎共分為小說、散文、現代詩、古典詩、舞臺劇本及文學年金獎助計畫,共六項,加上第25屆文學年金第二階段最終得主,總計頒發24個獎項。本屆投稿者身分多元,有專職寫作者、上班族、表演藝術工作者、劇作家、退休人士等,其中最年輕的投稿者為10歲,最年長者為92歲。得主之中「非臺灣籍」則有五位,分別來自馬來西亞、香港及中國大陸。評審指出,本屆投稿作品主題及切入視角多元,呈現當代的社會事件與現象,亦關心各類社會議題、社交及網路用語,展現出臺北文學的豐沛能量。此外,本屆也出現雙料得主:林儀芸獲得小說及散文優等獎;沈眠則獲得現代詩首獎及文學年金入圍。第27屆臺北文學獎自去(2024)年11月初至12月底公開徵稿,總獎金高達253萬元。除臺灣本地投稿者之外,亦有來自兩岸三地、日本、加拿大、美國、法國、英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澳洲等地區,充分展現華文寫作的全球性及臺北文學獎所具有的指標意義,總收件數更高達1,823件。許多投稿作品具有當代的語調及視角,與社會議題及其脈動息息相關,呈現出了當代創作者高度的社會關懷。臺北市文化局蔡詩萍局長致詞時以「奧斯卡」比喻今日盛會,雖然自己從未獲得臺北文學獎,但真誠恭喜各位得獎者,也向評審開玩笑表示希望未來能頒給他「終身成就獎」。蔡詩萍局長強調,臺北文學獎本屆收件超出一千八百多件作品,在座得獎者從中脫穎而出實屬不易,並因今年首度舉辦「臺北戲劇獎」特別提到舞臺劇本獎得主樊光耀,其從舞臺表演涉足到文學領域;另一方面,他也提及年輕時曾與胡佛、楊國樞等自由主義學者求教的經驗,而當時瞿海源對自己的影響特別大,更自認不管時間過去多久,還保有當年特質。而讀了年金大獎得主瞿筱葳作品《訪父記》後,便簡單向其以訊息致意,因當年自己也向許多自由派學者上門取稿,而今藉由瞿筱葳的敘述重返時代——本書透過女兒回望父親的過程,呈現出一名知識分子的掙扎與想望,希望未來能讓女兒也看看,或許也能理解跨足政壇的父親;評審代表羅智成則指出臺北文學獎在各地文學獎的與眾不同,臺北作為城市與國際化大都會,暗含著開闊視野與開闊胸襟,以包容、多元精神為指標。他認為文學是語文能力的巔峰表現形式。希望臺北文學獎繼續獲得社會各界與創作者的支持,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典故、膾炙人口的作品。小說類首獎由鍾凱元〈外星人〉獲得,描述一個家庭的破裂與重組過程。故事圍繞著「我」與父親、母親之間的複雜關係展開,以「外星人」為比喻,探討人際間的疏離與不解。散文類首獎由陳群堯〈身體〉獲得,透過描繪母親罹癌前後身體的變化,探討生命的脆弱與美好,也展現出對親情的深刻理解與珍惜。現代詩首獎由專職創作者沈眠〈緩慢電影〉獲得,本詩以「慢」為主題,呈現城市生活中的美學和夢幻憧憬,並且探索時間、情感與自然的交織。古典詩首獎由黃絹文〈北城登樓〉透過爬登高樓的階段,逐層推進,對內為自心的省思與挖掘,對外表達對都市繁華、人生孤獨與時光流逝的感慨。舞臺劇本首獎則由長年投身表演藝術工作者樊光耀〈亡心衝擊波〉拿下,作品名稱轉化自漫畫家松江名俊《史上最強弟子兼一》中重要角色「風林寺隼人」的武術代表技「亡心波衝擊」。本作透過男性配音員與女性諮商心理師的對話,展開了性及其障礙、慾望與其不滿、愛與被愛的窒礙、身心與疾病、臆想與醫病關係等主題的多重交織,鋪陳出一段既寫實又不時溢出現實邊界的心理「療癒/撩慾」之旅。本屆文學年金獎助計畫的三位入圍者沈眠、洪碩鴻、張欣怡,分別以來自於公路電影和旅行中的啟示、探討Vtuber文化及粉絲心理,與探索香港水上人的歷史與文化,提出令人驚艷及期待的寫作計畫。沈眠專事寫作,創作文類有現代詩及短篇小說。曾獲時報文學獎等多種文學獎項,且詩作多次入選《臺灣詩選》等選集。本次寫作計畫為詩集《公路電影》從公路標誌中汲取靈感,將其轉化為詩意的表達,透過組詩的不同取材和面向,探索生命的旅程和心靈的啟示。評審認為,作者試圖突破過去作品的既有框架,欲形成獨特的創作風格,且對語句的高妙掌握,自省又自信的合宜表述,躍動於詩境裡,讓人咀嚼再三,不斷使閱讀者產生高度共鳴。新銳創作者洪碩鴻,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入圍台北金馬影展優良電影劇本。本次寫作計畫短篇小說集《遠方雷鳴》,內容探討Vtuber文化及粉絲心理,分析Vtuber的興衰及粉絲的情感投入,並指涉偶像文化與網路次文化的交織。評審認為作者寫出了當前時代下,人際分疏、各自執迷,既奇幻又帶點荒涼的內心風景。來自香港的文字工作者張欣怡,曾獲香港第50屆青年文學獎(小小說)及第11屆大學文學獎(散文)等,作品散見於《虛詞》、《字花》、亞洲藝術文獻庫旗下的《藝文》等平台。本次寫作計畫短篇小說集《九聲嘆》以女性漁民的視角,揉合大量香港粵語,以及深入田野調查與細膩觀察的功力,自1970年代的香港漁業高峰期探悉至2024年,內涉香港「水上人」的生活、文化及逐漸消逝的歷史。評審認為作者以新穎視角刻畫新舊世代的衝突,對邊緣群體的關注與描寫,既有現實張力,又蘊含深刻的人文關懷,令人動容。第25屆文學年金寫作計畫為本次頒獎典禮最大獎項,由瞿筱葳《訪父記——他的白髮,與我們的時代》獲得,且已於今年1月由春山出版。作品以女兒的角度書寫自己的父親瞿海源──自1970年代以來深刻影響臺灣民主法治的重要學者──,透過其個人視角重新追尋父輩一代的離散者落腳臺北的過程,也叩問臺灣民主路程中,一條由知識分子所走出來的大歷史支線。決審委員向陽認為,瞿筱葳作為傳主瞿海源的女兒,以其獨有的兒女視角重新追溯父親,是過去書寫臺灣民主發展史以來少見的一本;本作透過瞿海源作為代表或象徵,深刻書寫出臺灣在民主轉型的關鍵年代中,一群試圖扭轉臺灣政治知識分子的形象與身影。作品內容不僅好看,文中亦藏有諸多細節可令讀者稍作停頓與思考,期望將來還會有年輕讀者或其他族群透過閱讀本作,彷彿重新置身、參與到歷史之中,並持續去追尋更多的細節。「第27屆臺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都收錄於《成為一朵雲:第二十七屆臺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中,並且已刊登於活動官網,提供民眾瀏覽閱讀。更多資訊請至臺北市文化局─設計臺北粉絲專頁或臺北文學獎官網查詢。得獎作品將透過本市公車捷運、廣電媒體、劇場等多樣媒介與讀者分享。附件一_臺北文學獎小檔案.pdf附件二_第27屆臺北文學獎得獎名單.pdf

4 days ago

內湖警助捐血 交安宣導護你我

  內湖警分局日前配合承霖慈善基金會及承業生醫共同舉辦的愛心捐血活動,於現場同步設置交通安全宣導攤位,由分局長蕭惠珠坐鎮,並由專業的「內湖警會講宣導團」向熱情參與的民眾宣導交通安全。本次宣導特別強調「路口停讓行人」與「防制酒駕」兩大重點,期盼在募集熱血的同時,也能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識,共同打造安心的用路環境。   內湖警分局表示,許多事故都與駕駛人未注意行人或未依規定停讓有關。「路口慢看停,行人優先行」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每位用路人應內化於心的安全準則。警方呼籲駕駛朋友行經路口務必放慢速度、停讓行人;行人穿越馬路時也應走行穿線,並注意左右來車,提升自身安全。    此外,酒駕一直是造成重大傷亡的元兇,嚴重危害用路人生命財產安全。內湖警分局強調,「酒駕零容忍,平安回家門」,提醒民眾酒後切勿心存僥倖開車上路,應善用代駕、計程車或大眾運輸工具,確保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安全。警方將持續加強執法,嚴懲酒駕行為,守護市民安全。   本次活動現場,「內湖警會講宣導團」透過互動問答、發送宣導品等方式,讓交通安全知識更貼近民眾生活。許多捐血民眾在等候之餘,也熱情參與交通安全宣導,表示活動結合得非常有意義。內湖警分局未來將持續深入社區,透過多元管道與活動,將交通安全觀念深植人心,共同建立安全、友善的交通環境。

4 days ago

臺北市青年局推AI × 數位工具實戰課程 助青年升級數位生產力!

       在AI快速演進、數位工具高度普及的今日,掌握數位生產力已是青年能力提升的關鍵。為協助青年增加工作效率與實務應用能力,臺北市政府青年局於「青年學堂Youth+」系列課程將於6月14日起推出全新主題—「數位生產力加速計畫」。本系列課程橫跨生成式AI、雲端協作、影音創作與數位行銷,打造一套貼近生活實境、兼具深度與實用性的數位技能學習地圖。       系列首堂課程「AI與數位工具:加速職場即戰力」將從數位時代的工作需求出發,帶領學員認識數位工具如何重塑職場邏輯。無論是團隊協作、資料整合或內容輸出,課程將協助青年掌握實用工具選擇與應用策略,透過案例解析與實作引導,建立現代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數位思維與能力基礎。       本系列課程涵蓋多項實戰技能,「ChatGPT高效應用術」將說明生成式AI如何協助文案撰寫、企劃發想與資料處理,重新定義AI的工作角色;「Google效率工作術」則聚焦於雲端協作、行程管理與資料整合,幫助學員有效提升工作流程與團隊默契。在影音傳播成為主流的當下,「短影音關鍵畫面解析」將引導學員從腳本設計、拍攝技巧到剪輯輸出,快速打造吸睛又具節奏感的影音內容;「AI影像創作入門」則為無設計背景者量身打造,透過AI圖像生成工具製作社群圖文、簡報素材,降低內容製作門檻,讓創意加速落地。       此外,青年局也觀察到數位行銷與品牌溝通的實務需求持續攀升,因此規劃「品牌×業務推廣數位工具應用」課程,聚焦簡報提案、社群內容設計與數位工具整合應用,幫助學員強化說服力與曝光效益,無論是自媒體經營、職場簡報或新創提案都能靈活運用。       臺北市青年局表示,面對數位時代快速演進,靈活運用工具、理解科技邏輯、具備跨域思維,是現代青年掌握工作優勢的關鍵。本系列課程強調實作導向與即戰力養成,從觀念建立到應用實踐,全面提升青年數位素養與專業表現。課程相關資訊與報名方式,已公布於臺北市青年局官網與社群平台(數位生產力升級傳送門https://tcyd.pse.is/tpyd_tools)。歡迎有興趣的青年朋友報名參加,讓AI與工具成為你的最佳助力,開啟高效、有感的新工作模式,打造專屬於你的數位競爭力!資料詳洽:綜合規劃科 雷思庭 02-2351-4078#1100

4 days ago

老翁迷途徘徊土地公廟 文一暖心警協助返家

文山第一分局萬芳派出所警員黃科銘於日前擔服備勤勤務時,接獲民眾報案稱轄內萬美街一段19巷附近土地公廟內有迷途老人,需要警方協助。員警獲報立即到場了解,見陳姓老翁(47年次)獨自坐在土地公廟內的椅子上,神情顯得相當疲憊,經員警上前詢問後,發現老翁疑似患有失智症,無法清楚表達個人及家屬等資訊,且當日天候不佳陰雨綿綿,警員黃科銘為顧及老翁身體狀況,遂先將其帶返所休息並提供茶水,並透過其身上所攜帶之手機搜尋聯絡人資訊,撥打多通電話終於聯繫到家屬,員警得知老翁住家地址後,立即協助將老翁載返家中,其妻子看見老翁平安歸來,頻頻向警方道謝,同時也向警方表示,丈夫本身患有失智症和口語障礙,當日一大早不知何原因便獨自離家出門,幸好有員警第一時間幫忙及照顧,對於警方細心協助及為民服務之積極作為深表讚許。文山第一分局呼籲,若家中有高齡長輩,應多加關懷並注意其動向,避免讓其單獨外出,另建議可以在長者身上或常穿戴之衣物配戴名牌,留下聯絡方式等重要資訊,如遇到走失或迷途情形,善心人士或警方便可依據相關資料迅速協助聯繫家屬助其返家,以防止危險或意外發生。

4 days ago

公廁2.0好時尚!!青年公園4、5號公廁驚艷萬華

發稿單位:青年管理所發稿日期:114年5月24日發稿時間:09:30新聞聯絡人:劉玉華業務聯絡人:王淑雅主任聯絡電話:0905-905658 公廁2.0好時尚!!青年公園4、5號公廁驚艷萬華臺北市推動公園公廁2.0,又有新成果,繼34座流動廁所變身景觀廁所之後,青年公園第4、5號固定公廁整建工程亦完工並於5/16對外開放使用,兩座公廁兼具設計感與實用性,不僅改善市民如廁品質,也為青年公園園區增添現代美感與夜間安全,公廁2.0政策邁向新里程。工務局公園處表示,青年公園為臺北市規模最大的市民公園之一,兼具休憩、運動、社教等多功能設施,服務對象從孩童、青少年到長者,並友善對待身心障礙者。為完善園區機能,公園處針對園內4號及5號公廁進行整建工程,更新內部衛生設備及裝修,並新增親子廁所空間及改善無障礙廁所,提升公廁使用環境。青年公園第4、5號固定公廁整修工程以簡約現代為設計主軸,外牆採用白色系列企口板結合沖孔板,搭配玻璃雨遮,讓整體視覺更加清爽明亮。廁所入口設有造型燈箱,提供日間及夜間清楚標示及照明功能,不僅提高公園夜間安全性,更讓公廁成為園區景觀的一部分。此外,洗手台設計貼心納入不同高度洗面盆,讓成人與孩童皆能舒適使用。公園處處長藍舒凣表示,青年公園為全民共享的城市綠地,我們希望不只打造美景,更重視使用上的每一個細節。這次的公廁整建工程,以安全、舒適與友善為核心,並針對親子及行動不便者的需求進行空間優化,也強化夜間指標與照明設計。未來,公園處也將持續推動公共空間的提升,讓市民擁有更美好、便利的生活環境。騰雲里李重華里長表示,青年公園廁所「簡約現代」的設計,為地方景觀注入創新活力,讓里民眼睛為之一亮,都直呼是5星級公廁。臺北的公廁越來越有現代風格,而且乾淨明亮、設計貼心,方便各個年齡族群使用,感謝公園處的用心,對地區提供最好的服務品質。臺北市政府公園處致力於提供安全、便利且美觀的公共設施,透過此次青年公園公廁的整建,不僅提升整體園區品質,也展現市府對公共設施細節與民眾需求的高度重視,歡迎市民多加利用並共同維護。

4 days ago

出席北投夏日祭り活動 蔣萬安:冬天泡溫泉、夏天夏日祭,四季皆宜遊北投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23)日傍晚前往北投七星街,出席「北投夏日祭り—魚躍龍門、盛夏祈福」活動。他表示,不論四季更迭,來北投都能感受最具在地特色、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的風情。 蔣萬安指出,北投與日本文化在歷史上密不可分。他特別提到,早在1913年,隨著北投公園與北投公眾浴場的興建落成,當地就曾舉辦「北投大納涼」活動,成為當時夏季最具代表性的祭典。如今,這樣的文化傳統得以延續,讓市民與遊客在夏天參加夏日祭,冬天泡溫泉,無論什麼時節來到北投,都能體驗在地風情與濃厚的日本文化。 他也感謝林致宇理事長、周水美理事長及所有團隊夥伴的用心與投入,特別邀請到來自日本熊本縣小國町的代表團,將極具代表性的鯉魚旗帶來北投,為孩子們的健康與學業獻上誠摯的祈福與祝福。 蔣萬安表示,此次活動由臺北市溫泉發展協會自主舉辦,市府也全力支持與贊助,期盼未來能持續以這樣的公私協力模式,讓活動更加多元、豐富、精彩。 此外,蔣萬安也提到,北投著名的露天溫泉「千禧湯」,自2000年啟用至今已逾25年,市府已決定投入經費進行整建工程,並自今(114)年1月啟動更新,預計明(115)年2月完工,屆時將提供市民更舒適、安全、整潔的泡湯環境。 最後,他強調,市府將持續與在地團體與業者攜手合作,提升北投整體溫泉文化與觀光品質,歡迎國內外朋友四季造訪北投,冬天泡湯、夏天參與夏日祭,一同感受北投的獨特魅力,並祝福活動圓滿成功。 臺北市商業處為形塑北投商圈品牌特色,協助臺北市溫泉發展協會於5月23至6月15日辦理「2025北投夏日祭り-魚躍龍門 盛夏祈福」活動,以源於日本傳統端午節懸掛鯉魚旗(こいのぼり)與華人文化「鯉魚躍龍門」寓意相互呼應,在北投公園、七星公園、捷運新北投站與地熱谷設置共計5處鯉魚旗。歡迎市民朋友利用周末假日及端午連假闔家到北投一遊,將有非常豐富精采的表演活動和抽獎活動等著大家。

5 days ago

臺北市淡水河水岸空間環境營造工程 已上網招標 歡迎廠商踴躍投標

        臺北市重要水岸改造工程「臺北市淡水河水岸空間環境營造計畫(中興橋下游至高速公路橋)」已於5月20日上網公告辦理公開招標,預計於6月17日開標,歡迎各廠商踴躍投標。北市水利處表示,經過本府各單位及設計單位通力合作,已在114年4月底正式完成「臺北市淡水河水岸空間環境營造工程(國順疏散門至六館抽水站段)」、「臺北市淡水河水岸空間環境營造工程(中山高速公路橋至國順疏散門段)」細部設計作業。        水利處河工科表示,本案在今年5月2日至5月6日辦理公開閱覽,經過各廠商積極意見反饋後,本府重新檢討後,已在5月20日正式上網公告,歡迎各廠商踴躍投標,共同打造具永續性、親水性與城市辨識度的淡水河水岸空間,讓未來的臺北水岸成為兼具趣味、生態、生活與國際視野的水岸新地標。       河工科進一步說明,該案自完成初步規劃後,已於日前進入細部設計階段,北市府在今年3月3日及3月6日分別舉辦「第1次地方說明會暨樹木移植及移除工程說明會」及「專家學者座談會」,廣泛邀集地方民意代表、里長、民間團體、及各領域學者專家共同參與,針對第一、二工區設計成果進行意見交流與討論,期望透過公私協力,讓淡水河水岸空間逐步邁向融合生態、人本、美學與歷史的多功能水岸新樣貌。      相關投標資訊請查詢政府電子採購網招標公告或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請撥02-27208889)轉2657承辦單位水利工程處河川工程科詢問,瞭解相關詳情。

5 days ago

因應114年5月25日凱達格蘭大道及濟南路1段集會交通管制,公車配合調整措施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因應集會活動管制作業,114年5月25日0時起至22時止於凱達格蘭大道(中山南路【不含】至公園路【不含】)及同日9時起至15時止於濟南路1段(中山南路【不含】至鎮江街【不含】)實施交通管制(視現場交通管制狀況提前、延後或擴大、縮小範圍),原行駛管制路段之0東、20、222及信義幹線等20線公車將配合改道行駛,受影響公車站位計有「一女中(公園)」、「市立大學附小」及「立法院」3站,公車改道及取消站位如附表。  臺北市聯營公車路線因交通管制改道而停用之站位,在「大臺北公車」網頁(ebus.gov.taipei)、手機版網頁(pda.5284.gov.taipei)以及智慧型站牌,在停用站位的到站資訊將顯示「交管不停靠」,該資訊也同步提供APP業者介接發布,請民眾可善加利用。如對公車改道有任何疑問,可電洽站牌上各公車調度站詢問或透過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了解相關訊息。 -以下空白-525凱道、濟南路遊行公車改道表v1.pdf

5 days ago

114年5月24日凱達格蘭大道舉辦「2025第三屆臺北市凱道盃國際兒童滑步車大賽」活動實施交通管制說明

「2025第三屆臺北市凱道盃國際兒童滑步車大賽」訂於114年(以下同)5月24日(週六)5時至20時,在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舉行。本次活動時段為9時至18時15分,預計5時開始實施交通管制進行場地佈置,18時15分結束後撤場。中正第一分局為維護前揭活動交通秩序與安全,業規劃自5月24日5時起管制車輛通行(視交通狀況提早或延後管制),活動周邊交通管制範圍,說明如下:一、    凱達格蘭大道【公園路(不含)至重慶南路 (不含)】東、西雙向全線車道。二、    懷寧街【寶慶路(不含)至貴陽街(不含)】南、北雙向全線。為配合本次活動交通管制措施,管制時間內行經相關路段之各路線公車,臺北市公共運輸處已協調公車業者配合改道行駛。前揭各項活動交通管制訊息將隨時提供警察廣播電臺插播路況報導,請駕駛人隨時留意收聽;另請駕駛人務必提前改道行駛並避開管制區域,勿違規停車,遵守各路口員警及義交之指揮疏導,以免造成管制區域周邊車流延滯及耽誤行車時間,共同維護交通順暢與安全。交通管制圖.pdf

5 days ago

士林好神!2025再出發:打造文化共感X永續生活圈 手作體驗日、走透透影片、福運抽獎接力開跑

       為協助商圈多元發展、深化文化內涵,臺北市商業處持續輔導台北市士林捷運商圈創意發展協會自主辦理「2025士林好神!文化商圈・永續未來 士林神農記」系列活動,今(23)日於士林神農宮廣場熱鬧開跑,自即日起至7月31日止結合商圈文化體驗日、特色店家短影音及線上抽獎活動,邀請民眾深入感受士林商圈的文化魅力與永續生活精神;今年同步推出《士林好神!帶你走透透》系列影片與限量福運抽獎禮,號召市民5月來士林,品味文化、體驗永續、抽好禮!       臺北市商業處表示,士林捷運商圈兼具交通便利與豐富人文資源,鄰近神農宮、士林官邸、兒童新樂園及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等地標,是融合歷史文化與多元生活的活力商圈。今年活動以創意手作、在地美食、傳統信仰與永續理念為核心,期望帶領民眾在趣味互動中親近文化、實踐綠色生活,並配合神農大帝誕辰於今(23)日下午2點至6點於士林神農宮廣場辦理「商圈文化體驗日」,現場有「手作體驗」、「藥草養生」、「養生茶坊」與「臉譜彩繪」等四大主題攤位,完成任兩攤體驗及任務還可參加LINE@抽獎,多樣在地特色店家好禮等你來;現場並同步舉行神農宮年度祭典及傳統藝陣表演,邀請親子一同感受士林的文化魅力。       台北市士林捷運商圈創意發展協會何逸松理事長表示,今年還有推出全新《士林好神帶你走透透》特色店家系列影片,透過短影音介紹商圈內的寶藏店家與人氣美食,民眾於影片下方留言打卡,即可參加線上抽獎,有機會獲得限量郭元益禮盒。另外於活動期間5月23日至6月30日,凡至特約店家單筆消費滿300元,即可獲得「福運卡」一張,持卡至士林神農宮可參加實體抽獎,豐富獎品包含商圈折抵金、商品券、祈福御守及飲料提袋等,鼓勵民眾用行動支持在地店家。為提升參與體驗並鼓勵民眾踴躍參加,本次特別設置「神農宮加碼參賽獎」,凡具抽獎資格者皆可免費領取參賽禮乙份,預計發送1,000份,送完為止。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走進士林,一同參與文化體驗、支持在地好店,在充滿人情與綠意的商圈氛圍中,發掘屬於城市的永續生活日常。       另外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於5月熱烈登場,本屆賽會吸引來自全球的選手與隊職員踴躍參與,報名人數突破2.5萬人、參賽人次達4.8萬,創下臺灣歷來國際綜合性運動賽會新高。為迎接這場盛會,賽會推出「場館、商圈、藝文、交通住宿」四大好康攻略,號召超過2,500家特約店家、4,400家百貨商場駐點店家與127處賽事場館提供專屬優惠,活動期間自5月1日至31日,涵蓋選手與一般民眾。另民眾只要於賽會期間進場觀賽並透過「雙北跑點闖關Go」Web App完成打卡積點任務,即有機會抽中千元禮券或U幣,還能至合作店家享優惠並兌換限量壯寶周邊商品,歡迎大家走進場館、一起為選手加油應援!       更多活動資訊,皆可至「台北市士林捷運商圈創意發展協會」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guegeim)及「臺北市商業處-我是商Ya人」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cooc/)查詢。 附件-「2025士林好神!文化商圈・永續未來 士林神農記」-特約店家名單 新聞聯絡人:臺北市商業處   …

5 day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