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北投新住民體驗「植」感生活-事後新聞稿

       為促進新住民融入在地生活、培養生活美學,北投區公所於5月20日及22日舉辦「苔球與多肉植物製作課」,邀請來自越南、泰國、港澳、中國等地的新住民家庭共同參與,透過親手製作可愛的植物盆景,增進基礎園藝知識,使參與者在綠意中放鬆身心、交流彼此文化,提升生活環境敏感度。       以往親近大自然只能藉由參與戶外活動,如今小型、易種植的植栽進入居所,打造日常「植」感成為趨之若鶩的話題;此外,北投承德路上設有大台北聯合花市,所販售的植物與花器琳瑯滿目且價格實惠,是採買園藝素材的好去處,遂帶動一股「都市綠手指」風潮。       此次課程由在地專業園藝師教學,從植物、介質選擇到苔球與多肉植物製作,甚而後續照護方式,新住民學員們打造專屬自己的綠色小宇宙。藉由手作盆栽不僅能提升專注力、加強認知,且能增強手部靈活度與協調性,滿足不同族群對綠意健康生活的期待。       吳重信區長表示,北投除了有大眾熟知的溫泉、陽明山特色外,還有關渡平原、三層崎花海等,是臺北市中少數能將建設發展與生態綠地兼容並存的區域。5、6月份恰逢竹子湖繡球花季,歡迎新住民學員們打包北投一日遊,在熱鬧的花市蒔花弄草,再往郊區順遊自然景點,為忙碌生活注入盎然生機!新住民「苔球與多肉植物製作課」事後新聞稿_0523.pdf

4 days ago

南港春季優良包種茶比賽頒獎典禮及食農教育體驗 5月24、25日邀您在建國假日花市蒞臨品茶

  每年的春夏時節,南港茶山瀰漫著清香的包種茶香,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補助南港區農會每年舉辦春季優良包種茶評鑑比賽,輔導茶農相互交流增進製茶技藝,生產在地好茶。包種茶是臺灣最著名的茶葉,素有「北包種,南烏龍」之稱,南港茶山地區為包種茶的發源地,包種茶最注重香氣,另根據製茶師的手法不同,香氣呈現的方式也不同,但香氣越濃郁品質越高級,因此包種茶堪稱是全臺灣特色茶中最「香」的茶,歡迎愛好包種茶客,多多來採購支持優質好茶。  為發展臺北市特色茶產業,藉由持續辦理優良茶比賽活動,鼓勵茶農生產安全、優質、健康的茶產品,增加在地茶農收益並宣導喝茶對身體的好處,產業發展局每年補助南港區農會辦理製茶競賽,並於南港茶山及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辦理多項農業體驗活動,希望讓民眾週末假日至南港茶山戶外走走並透過親身參與的機會,以瞭解南港的包種茶。比賽茶品質安全部分,每年春、冬季比賽茶繳茶時進行抽檢茶樣,如有不合格檢出,則依規定該繳茶件禁止參賽、銷燬且不得上市販賣,後續將由儲備植物醫師進行栽培了解及用藥輔導,以改善生產技術提升農產品安全。比賽茶葉外包裝也落實政府推動「國產茶產品追溯條碼QR Code」,讓民眾購買時更有保障。  今年度的春茶頒獎典禮將在5月24、25日(星期六、日)2日在建國花市農業櫥窗展示F區舉辦114年度「南港春季優良包種茶評鑑比賽」頒獎典禮暨展售會,114年南港春季優良包種茶評鑑比賽參賽點數計有89點,評審結果選出特等獎1名、頭等壹1名、頭等獎6名、金質獎9名、銀質獎13名,評比標準為香氣及滋味、外觀形狀、水色葉底。  由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北部分場的場長蘇彥碩擔任主審,經過評比後,今年由茶農潘賜福先生勇奪特等獎,潘賜福茶師從小就投入茶產業製茶,夫妻一同傳承經營,從種植到採收加工,用心製成南港包種茶,承襲傳統的製茶經驗及技術,承襲傳統的製茶經驗及技術,今年奪得春季特等獎殊榮,歡迎大家5月最後一個周末蒞臨建國花市品好茶。活動現場除優良包種茶外,還有各類茶食或以包種茶所發展出各式DIY活動供民眾免費參加,歡迎有興趣民眾,共襄盛舉,也鼓勵市民朋友們休假日可至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踏青觀光,不僅可現場品茗外,也能深入瞭解當地茶產業。更多活動資訊請關注北市產業局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oed.taipei/)或北市產業局官網(www.doed.gov.taipei)。新聞聯絡人: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呂丘鴻 科長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6578南港區農會   張玉鈴 02-27836121轉14

4 days ago

「農樂文山、淨零里山」,2025鐵觀音節邀您同遊

  臺北市產業發展局推動友善食農、綠色永續的農業政策,響應聯合國提倡的健康永續綠色飲食,增進民眾對於食、農、環境生態保護與永續發展的認識。自2022年起與國立政治大學合作,結合農友、在地組織、以及台北市政府三貓計畫夥伴們共同辦理鐵觀音節活動,串聯貓空、老泉及大文山地區小農以「社群支持型農業」的理念,推廣在地農特產品、展現地方農業亮點、宣導推廣食農教育理念並拓展消費群。  2025年鐵觀音節以「三貓農樂文山、AI淨零里山」為主題,5月23、24日於政治大學四維道廣場辦理豐富熱鬧的市集活動,攤位內容包括友善食農推廣、茶席品茗,提供在地農特產的各類茶品、茶點、竹筍、蔬菜、蜂蜜、香草茶、農產加工品,並有環境教育與DIY體驗活動等,以好吃、好玩、好購,多元豐富的現場活動,達到協助推廣三貓計畫、在地農產業、宣導聰明健康的消費飲食文化及里山共好倡議等目的。  鐵觀音節於5月24日周六上午10點正式開幕,臺北市政府劉永修簡任技正於開幕活動表示:「北市府為活絡產業並促進在地觀光發展,積極推動三貓2.0計畫,由市府各局處及民間推動平台的工作分組,整合貓空及鄰近的貓纜、貓熊(台北市立動物園)三要素,將貓空地區的人文藝術、觀光景點及產業特色,匯聚成兼具教育深度、休憩娛樂的旅遊遊程及系列活動,透過整合行銷、地方創生與公私協力,辦理系列特色活動,推廣行銷三貓品牌」。當日的參訪民眾可於服務台打卡按讚獲取限量的百元市集優惠卷及神秘小禮,歡迎民眾呼朋結伴前來,透過消費支持在地農產,讓茶成為生活品味的選擇與值得支持延續的在地文化價值。  另為擴大鐵觀音節活動的影響力,政治大學校園內於平日周間還有串聯大文山地區大專院校辦理茶藝茶席展、大文山USR聯盟環境與流域論壇等活動,宣導茶藝、淨零、永續、智慧農業、AI利用、大文山里山倡議與景美溪流域文史生態等主題,藉以增加年輕族群對台灣特色茶的認識,進而擴展台灣茶飲的消費群,並增進社會大眾對於食、農、環境生態保護與永續發展的認識。後續相關系列活動與更多好玩的活動資訊,歡迎鎖定北市產業局Facebook粉絲專頁「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或臺北市產業發展局官網(www.doed.gov.taipei)。   聯絡人:臺北市政府產業局  呂丘鴻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6578張碩益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6586  

4 days ago

公告臺北市114學年度公立幼兒園教師暨契約進用教保員聯合甄選初試到考人數及答案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業務聯絡:教育局學前教育科                          蔡曉青  科長…

4 days ago

第27屆臺北文學獎今日舉行頒獎典禮 投稿者從10歲到92歲、跨越海內外 見證華文創作的多元與深度

第27屆臺北文學獎共分為小說、散文、現代詩、古典詩、舞臺劇本及文學年金獎助計畫,共六項,加上第25屆文學年金第二階段最終得主,總計頒發24個獎項。本屆投稿者身分多元,有專職寫作者、上班族、表演藝術工作者、劇作家、退休人士等,其中最年輕的投稿者為10歲,最年長者為92歲。得主之中「非臺灣籍」則有五位,分別來自馬來西亞、香港及中國大陸。評審指出,本屆投稿作品主題及切入視角多元,呈現當代的社會事件與現象,亦關心各類社會議題、社交及網路用語,展現出臺北文學的豐沛能量。此外,本屆也出現雙料得主:林儀芸獲得小說及散文優等獎;沈眠則獲得現代詩首獎及文學年金入圍。第27屆臺北文學獎自去(2024)年11月初至12月底公開徵稿,總獎金高達253萬元。除臺灣本地投稿者之外,亦有來自兩岸三地、日本、加拿大、美國、法國、英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澳洲等地區,充分展現華文寫作的全球性及臺北文學獎所具有的指標意義,總收件數更高達1,823件。許多投稿作品具有當代的語調及視角,與社會議題及其脈動息息相關,呈現出了當代創作者高度的社會關懷。臺北市文化局蔡詩萍局長致詞時以「奧斯卡」比喻今日盛會,雖然自己從未獲得臺北文學獎,但真誠恭喜各位得獎者,也向評審開玩笑表示希望未來能頒給他「終身成就獎」。蔡詩萍局長強調,臺北文學獎本屆收件超出一千八百多件作品,在座得獎者從中脫穎而出實屬不易,並因今年首度舉辦「臺北戲劇獎」特別提到舞臺劇本獎得主樊光耀,其從舞臺表演涉足到文學領域;另一方面,他也提及年輕時曾與胡佛、楊國樞等自由主義學者求教的經驗,而當時瞿海源對自己的影響特別大,更自認不管時間過去多久,還保有當年特質。而讀了年金大獎得主瞿筱葳作品《訪父記》後,便簡單向其以訊息致意,因當年自己也向許多自由派學者上門取稿,而今藉由瞿筱葳的敘述重返時代——本書透過女兒回望父親的過程,呈現出一名知識分子的掙扎與想望,希望未來能讓女兒也看看,或許也能理解跨足政壇的父親;評審代表羅智成則指出臺北文學獎在各地文學獎的與眾不同,臺北作為城市與國際化大都會,暗含著開闊視野與開闊胸襟,以包容、多元精神為指標。他認為文學是語文能力的巔峰表現形式。希望臺北文學獎繼續獲得社會各界與創作者的支持,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典故、膾炙人口的作品。小說類首獎由鍾凱元〈外星人〉獲得,描述一個家庭的破裂與重組過程。故事圍繞著「我」與父親、母親之間的複雜關係展開,以「外星人」為比喻,探討人際間的疏離與不解。散文類首獎由陳群堯〈身體〉獲得,透過描繪母親罹癌前後身體的變化,探討生命的脆弱與美好,也展現出對親情的深刻理解與珍惜。現代詩首獎由專職創作者沈眠〈緩慢電影〉獲得,本詩以「慢」為主題,呈現城市生活中的美學和夢幻憧憬,並且探索時間、情感與自然的交織。古典詩首獎由黃絹文〈北城登樓〉透過爬登高樓的階段,逐層推進,對內為自心的省思與挖掘,對外表達對都市繁華、人生孤獨與時光流逝的感慨。舞臺劇本首獎則由長年投身表演藝術工作者樊光耀〈亡心衝擊波〉拿下,作品名稱轉化自漫畫家松江名俊《史上最強弟子兼一》中重要角色「風林寺隼人」的武術代表技「亡心波衝擊」。本作透過男性配音員與女性諮商心理師的對話,展開了性及其障礙、慾望與其不滿、愛與被愛的窒礙、身心與疾病、臆想與醫病關係等主題的多重交織,鋪陳出一段既寫實又不時溢出現實邊界的心理「療癒/撩慾」之旅。本屆文學年金獎助計畫的三位入圍者沈眠、洪碩鴻、張欣怡,分別以來自於公路電影和旅行中的啟示、探討Vtuber文化及粉絲心理,與探索香港水上人的歷史與文化,提出令人驚艷及期待的寫作計畫。沈眠專事寫作,創作文類有現代詩及短篇小說。曾獲時報文學獎等多種文學獎項,且詩作多次入選《臺灣詩選》等選集。本次寫作計畫為詩集《公路電影》從公路標誌中汲取靈感,將其轉化為詩意的表達,透過組詩的不同取材和面向,探索生命的旅程和心靈的啟示。評審認為,作者試圖突破過去作品的既有框架,欲形成獨特的創作風格,且對語句的高妙掌握,自省又自信的合宜表述,躍動於詩境裡,讓人咀嚼再三,不斷使閱讀者產生高度共鳴。新銳創作者洪碩鴻,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入圍台北金馬影展優良電影劇本。本次寫作計畫短篇小說集《遠方雷鳴》,內容探討Vtuber文化及粉絲心理,分析Vtuber的興衰及粉絲的情感投入,並指涉偶像文化與網路次文化的交織。評審認為作者寫出了當前時代下,人際分疏、各自執迷,既奇幻又帶點荒涼的內心風景。來自香港的文字工作者張欣怡,曾獲香港第50屆青年文學獎(小小說)及第11屆大學文學獎(散文)等,作品散見於《虛詞》、《字花》、亞洲藝術文獻庫旗下的《藝文》等平台。本次寫作計畫短篇小說集《九聲嘆》以女性漁民的視角,揉合大量香港粵語,以及深入田野調查與細膩觀察的功力,自1970年代的香港漁業高峰期探悉至2024年,內涉香港「水上人」的生活、文化及逐漸消逝的歷史。評審認為作者以新穎視角刻畫新舊世代的衝突,對邊緣群體的關注與描寫,既有現實張力,又蘊含深刻的人文關懷,令人動容。第25屆文學年金寫作計畫為本次頒獎典禮最大獎項,由瞿筱葳《訪父記——他的白髮,與我們的時代》獲得,且已於今年1月由春山出版。作品以女兒的角度書寫自己的父親瞿海源──自1970年代以來深刻影響臺灣民主法治的重要學者──,透過其個人視角重新追尋父輩一代的離散者落腳臺北的過程,也叩問臺灣民主路程中,一條由知識分子所走出來的大歷史支線。決審委員向陽認為,瞿筱葳作為傳主瞿海源的女兒,以其獨有的兒女視角重新追溯父親,是過去書寫臺灣民主發展史以來少見的一本;本作透過瞿海源作為代表或象徵,深刻書寫出臺灣在民主轉型的關鍵年代中,一群試圖扭轉臺灣政治知識分子的形象與身影。作品內容不僅好看,文中亦藏有諸多細節可令讀者稍作停頓與思考,期望將來還會有年輕讀者或其他族群透過閱讀本作,彷彿重新置身、參與到歷史之中,並持續去追尋更多的細節。「第27屆臺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都收錄於《成為一朵雲:第二十七屆臺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中,並且已刊登於活動官網,提供民眾瀏覽閱讀。更多資訊請至臺北市文化局─設計臺北粉絲專頁或臺北文學獎官網查詢。得獎作品將透過本市公車捷運、廣電媒體、劇場等多樣媒介與讀者分享。附件一_臺北文學獎小檔案.pdf附件二_第27屆臺北文學獎得獎名單.pdf

4 days ago

出席北投夏日祭り活動 蔣萬安:冬天泡溫泉、夏天夏日祭,四季皆宜遊北投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23)日傍晚前往北投七星街,出席「北投夏日祭り—魚躍龍門、盛夏祈福」活動。他表示,不論四季更迭,來北投都能感受最具在地特色、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的風情。 蔣萬安指出,北投與日本文化在歷史上密不可分。他特別提到,早在1913年,隨著北投公園與北投公眾浴場的興建落成,當地就曾舉辦「北投大納涼」活動,成為當時夏季最具代表性的祭典。如今,這樣的文化傳統得以延續,讓市民與遊客在夏天參加夏日祭,冬天泡溫泉,無論什麼時節來到北投,都能體驗在地風情與濃厚的日本文化。 他也感謝林致宇理事長、周水美理事長及所有團隊夥伴的用心與投入,特別邀請到來自日本熊本縣小國町的代表團,將極具代表性的鯉魚旗帶來北投,為孩子們的健康與學業獻上誠摯的祈福與祝福。 蔣萬安表示,此次活動由臺北市溫泉發展協會自主舉辦,市府也全力支持與贊助,期盼未來能持續以這樣的公私協力模式,讓活動更加多元、豐富、精彩。 此外,蔣萬安也提到,北投著名的露天溫泉「千禧湯」,自2000年啟用至今已逾25年,市府已決定投入經費進行整建工程,並自今(114)年1月啟動更新,預計明(115)年2月完工,屆時將提供市民更舒適、安全、整潔的泡湯環境。 最後,他強調,市府將持續與在地團體與業者攜手合作,提升北投整體溫泉文化與觀光品質,歡迎國內外朋友四季造訪北投,冬天泡湯、夏天參與夏日祭,一同感受北投的獨特魅力,並祝福活動圓滿成功。 臺北市商業處為形塑北投商圈品牌特色,協助臺北市溫泉發展協會於5月23至6月15日辦理「2025北投夏日祭り-魚躍龍門 盛夏祈福」活動,以源於日本傳統端午節懸掛鯉魚旗(こいのぼり)與華人文化「鯉魚躍龍門」寓意相互呼應,在北投公園、七星公園、捷運新北投站與地熱谷設置共計5處鯉魚旗。歡迎市民朋友利用周末假日及端午連假闔家到北投一遊,將有非常豐富精采的表演活動和抽獎活動等著大家。

5 days ago

「2025北投夏日祭り-魚躍龍門 盛夏祈福」週週精彩活動邀您來 上千鯉魚齊飄揚,盛夏北投獻祝福,夜間閃爍共綻放

       為形塑北投商圈品牌特色,臺北市商業處輔導台北市溫泉發展協會於114年5月23日至6月15日辦理「2025北投夏日祭り-魚躍龍門盛夏祈福」活動,以源於日本傳統端午節懸掛鯉魚旗(こいのぼり)與華人文化「鯉魚躍龍門」寓意相互呼應,在北投公園、七星公園、捷運新北投站與地熱谷設置共計5處鯉魚旗,上千鯉魚飄揚,營造出白天與夜晚不同的日式氛圍,並於首(23)日開幕記者會,辦理去年廣受好評的那卡西創意酒家菜辦桌活動外,每週例假日在七星公園還有主題活動,如YOYO親子音樂會、流行音樂派對及露天電影院等豐富精彩活動,活動期間只要在會員店家或現場市集攤商單筆消費滿300元,即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帶走住宿或餐飲抵用券等千項好禮,好吃好逛好玩就在北投!       今年持續推出「創意酒家菜」辦桌活動,席開23桌,由總鋪師阿文師帶來多道創意北投酒家菜,道道佳餚令人食指大動,每桌更加碼贈送1瓶日本清酒,將北投特色及日本文化透過美食打造出絕妙的搭配,更透過藝起那卡西大叔團傳唱經典那卡西歌曲,讓現場民眾體驗聽覺味覺的雙重享受,歡迎大家攜家帶眷來此一遊,享受美好的休閒之旅,共譜歡樂時光。       臺北市蔣萬安市長表示,北投商圈具有豐富的人文歷史及溫泉觀光資源,市府為推廣北投商圈夏日特色,於111年起透過專案輔導3年,在夏天辦理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前來此地泡湯遊玩消費,今(114)年起轉為透過藉由輔導台北市溫泉發展協會自主辦理「2025北投夏日祭り-魚躍龍門 盛夏祈福」活動,因北投早期與日本具有深度文化連結,因此現場設置成充滿日式風格的吸晴特色拍照打卡景點外;到了秋冬季節更舉辦國際化的「臺北溫泉季」等活動,希冀在不同的季節吸引民眾來此地體驗不同的風貌,同時享受泡湯之趣,療癒身心!取經日本小國町杖立溫泉 半世紀「鯉魚旗海」勝景北投再現       台北市溫泉發展協會表示,抱持著北投溫泉需要邁向國際化的使命,本次特別邀請日本熊本縣小國町杖立溫泉前來共襄盛舉,取經道地、在日本已流傳超過半世紀盛大慶典的「日本鯉魚旗祭」,在市府的補助下,借鏡推出為期1個月的「北投夏日祭り」活動,即日起在北投公園一路延續至地熱谷,不僅有大小不同共一千面以上的鯉魚旗,更有超過4公尺的大型鯉魚裝置,喜歡日式氛圍的遊客們一定要來北投,這裡有滿滿的日本味帶給大家,不用出國就能感受日式氛圍,歡迎大家來此拍下鯉魚旗海飄揚,幸福且充滿祝福的絕佳勝景!流行音樂、親子歡樂、台日市集及在地精采活動週週登場!       活動期間4週例假日於七星公園下午3時至8時有豐富及不同主題的精彩活動,活動首週(5月23日至25日),於七星街封街盛大開幕,除推出創意酒家菜外,下午4時至7時也有超夯的親子DIY體驗,並邀集數十攤溫泉業者及台日好物展攤推出文創市集;5月24日下午6時30分至8時有大小朋友最愛的YOYO親子音樂會,哥哥姐姐們將帶來最動感的曲目,還有多樣好禮要送給來參加的夥伴們;第二週(5月31日至6月1日)適逢端午連假,5月31日週六下午6時30至8時有時下年輕族群最愛的藝人歌手莊蕎嫣、王品澔及好樂團等,藉由流行音樂和大家共度愉快的端午佳節;第三週(6月7日至8日)則由北投在地學校、社區大學等展現地方文化及熱情的能量,帶來最接地氣的精采表演;最後一週(6月14日至15日)則安排老少咸宜的親子露天電影院於14日下午6時至7時30分,邀請民眾一同在七星公園,吹著盛夏微風,欣賞經典動畫影片,共創最美好的假期回憶。串聯在地商圈會員店家消費滿額抽獎活動 周邊場館延長營業至晚間8時   …

5 days ago

有關5月23日重慶南路交通事故案新聞說明

臺北市中正區於114年05月23日14時20分許,發生一起自小客車碰撞多車交通事故,邱姓民眾無照駕駛自小客車由重慶南路北往南先後碰撞2台機車、1名行人、3台小客車及1台公車,總共8人受傷,所幸本次事故傷者意識清楚,駕駛皆無酒後駕車情事。中正第一分局呼籲,行車前,應注意自身狀況及車輛狀況,並隨時注意車前狀況,確保交通安全。

5 days ago

臺北市淡水河水岸空間環境營造工程 已上網招標 歡迎廠商踴躍投標

        臺北市重要水岸改造工程「臺北市淡水河水岸空間環境營造計畫(中興橋下游至高速公路橋)」已於5月20日上網公告辦理公開招標,預計於6月17日開標,歡迎各廠商踴躍投標。北市水利處表示,經過本府各單位及設計單位通力合作,已在114年4月底正式完成「臺北市淡水河水岸空間環境營造工程(國順疏散門至六館抽水站段)」、「臺北市淡水河水岸空間環境營造工程(中山高速公路橋至國順疏散門段)」細部設計作業。        水利處河工科表示,本案在今年5月2日至5月6日辦理公開閱覽,經過各廠商積極意見反饋後,本府重新檢討後,已在5月20日正式上網公告,歡迎各廠商踴躍投標,共同打造具永續性、親水性與城市辨識度的淡水河水岸空間,讓未來的臺北水岸成為兼具趣味、生態、生活與國際視野的水岸新地標。       河工科進一步說明,該案自完成初步規劃後,已於日前進入細部設計階段,北市府在今年3月3日及3月6日分別舉辦「第1次地方說明會暨樹木移植及移除工程說明會」及「專家學者座談會」,廣泛邀集地方民意代表、里長、民間團體、及各領域學者專家共同參與,針對第一、二工區設計成果進行意見交流與討論,期望透過公私協力,讓淡水河水岸空間逐步邁向融合生態、人本、美學與歷史的多功能水岸新樣貌。      相關投標資訊請查詢政府電子採購網招標公告或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請撥02-27208889)轉2657承辦單位水利工程處河川工程科詢問,瞭解相關詳情。

5 days ago

因應114年5月25日凱達格蘭大道及濟南路1段集會交通管制,公車配合調整措施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因應集會活動管制作業,114年5月25日0時起至22時止於凱達格蘭大道(中山南路【不含】至公園路【不含】)及同日9時起至15時止於濟南路1段(中山南路【不含】至鎮江街【不含】)實施交通管制(視現場交通管制狀況提前、延後或擴大、縮小範圍),原行駛管制路段之0東、20、222及信義幹線等20線公車將配合改道行駛,受影響公車站位計有「一女中(公園)」、「市立大學附小」及「立法院」3站,公車改道及取消站位如附表。  臺北市聯營公車路線因交通管制改道而停用之站位,在「大臺北公車」網頁(ebus.gov.taipei)、手機版網頁(pda.5284.gov.taipei)以及智慧型站牌,在停用站位的到站資訊將顯示「交管不停靠」,該資訊也同步提供APP業者介接發布,請民眾可善加利用。如對公車改道有任何疑問,可電洽站牌上各公車調度站詢問或透過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了解相關訊息。 -以下空白-525凱道、濟南路遊行公車改道表v1.pdf

5 days ago